深入实施“八八战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浙江篇章理论研讨会于7月22日举行,中国社科院社会学所副所长王春光、省委党校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院长李涛、市委党校常务副校长胡慧雷、市社科联副主席叶雪影、市委党校副校长王健等领导出席会议,中国社科院、浙江大学、南开大学、上海社科院、浙江省委党校、天津市委党校、温州市委党校、绍兴市委党校、嘉兴市委党校、温州市委农办、温州市社科联等省内外专家学者齐聚一堂。
会议围绕中国式现代化浙江新篇章,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目标框架下,总结实践成果、建言体制机制创新、助力治理能力提升,力求更强力推进创新深化改革攻坚开放提升、更深入实施“八八战略”、更坚决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中国社科院社会学所副所长王春光表示,浙江在改革创新中持续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运用好基本经济制度、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动共同富裕、涵养人才优势、推进科教文卫协调发展、打造对外开放“重要窗口”,未来浙江应坚持“八八战略”探索出的优势路径,沿着总书记标定的奋进航标,继续引领示范、走在前列,勇立潮头、永立潮头。
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院长助理王星就“八八战略”中农业产业化与乡村振兴的具体实践展开论述,针对农业产业的技能替代问题,提出要构筑有效职业教育体系和科技传播体系。
“中国式现代化摒弃西方以资本为中心、两极分化的现代化,是党中央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在进入新时代迈入新征程上确立的新使命。”上海社科院社会所所长李俊分享了共同富裕的城市实践上海经验和在“八八战略”指引下共同富裕省域实践的浙江先行探索。
“在‘八八战略’引领下,浙江二十年来充分展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伟力与真理力量。”浙江大学公管学院教授郎友兴表示,“八八战略”是符合中国国情的科学理论,浙江深化实施“八八战略”这一治省方略将来可以在实现城乡协调发展、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等方面指明先行道路、贡献独特力量、发挥引领作用。
加快“数字浙江”建设,提升治理效能是“八八战略”的重要内容。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教授胡洁人总结了以数字化改革、智慧城市为特征的中国特色治理体系的成效,分享了2019-2022年间实地调研浙江、上海、河南、北京等城市应用数字科技、推进数字化改革的过程与总结提炼出的实践经验。
市委党校二级教授朱康对以“产业集群视角下温州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为题,分享了温州践行“八八战略”,建设先进制造基地,以新型工业化促成块状经济转型升级为产业集群的经验,并就产业集群理论视角下如何完善分层鼓励、要素配置等政策和优化创新机制、创业环境等提出建议。
天津市委党校期刊部副主任王篆从理论研究的视角介绍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研究现状、不足之处以及未来展望,强调要强化对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的研究,努力扩大中国式现代化的国际影响力。省委党校副研究员王宁指出,“八八战略”塑造了浙江始终走在省域现代化前列的先发优势,“八八战略”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充分发挥,坚定不移深入实施“八八战略”是打造“重要窗口”的必由之路。嘉兴秀洲区委党校常务副校长杜建新立足秀洲区的研究谈了念好“山海经”、弹好“协奏曲”、构建“橄榄型”等关于浙江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思考。绍兴市委党校研究室主任葛斐从新时代“枫桥经验”在绍兴的实践出发,提出在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中需要提升群众工作能力。市委农办秘书处处长徐炯提出推进乡村振兴要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乡村建设与乡村职业经理人关系、精英群体与农户关系,要实现从政府驱动型到内生性发展转变。永嘉县仙桂农业合作社联合社理事长李加行分享了永嘉县金溪镇“三位一体”改革的实践经验,提出创新打造融合“生产合作 供销合作 信用合作 社会服务”的“3 1”运营模式,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研讨会论文作者代表、全市党校系统部分专兼职教师全程参加会议,认真聆听发言、积极参加研讨交流。
本次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主办,中共浙江省委党校马克思主义研究院、中共温州市委党校(温州市行政学院)、温州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承办,浙江省文化发展与文化浙江研究中心、温州市“八八战略”评估研究中心协办,省委党校副教授葛亮博士主持研讨会。
(温州市社科联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