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编者按:书香润泽心灵,读书启迪人生。“浙里·悦读”读书会联盟自成立以来,举行了大量的阅读分享活动,一份份高质量的阅读书单持续更新。新的一年,“荐书”栏目将继续根据各读书会荐书主题,择取优质好书与读者分享,让更多的人读好书,好读书,善读书,畅游知识海洋,实现精神上更高境界的“富有”。
鑫藏修书屋与精灵之夜读书会
唐风宋韵翰墨香
唐宋是中国历史上极具特色和魅力的文化时期,唐宋人民的智慧、创造力、文化思想和实践成就令人叹为观止。
唐诗宋词是中华文化宝库中最为闪耀的珍品之一,它们继承和发扬了中国文字艺术上千年的传统,对中国传统文化和汉字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爱国、怀古、离别、思念、悲欢、志向等各种情感,言简意赅、朴实无华、既表达了作者的真实思想感情,又展现了极致的艺术美感,引领了中国古代文学的高峰。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唐诗宋词折射出古人对自由、平等、公正、仁爱、美好等品质的价值追求,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中国传统审美理念中强调的淡泊、雅致、含蓄、藏拙等观念,体现了中华文化的价值观和审美标准。
推荐一
《唐音宋韵》
作者:余恕诚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5年08月
内容简介
余恕诚先生不仅长于唐诗研究,还长于诗词艺术品鉴。《唐音宋韵》收录整理了余先生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有关唐宋诗词的鉴赏文章百余篇,展示了唐宋诗词的迷人风貌。他的赏析文字,文辞清丽且富于诗意,下笔简省又善于点出精妙之意,给人以意韵悠长的美感。
作者简介
余恕诚,安徽肥西人。著名唐诗研究专家,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李商隐研究会副会长。先后荣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
读书笔记精选
一直被唐诗宋词中“窗竹影摇书案上,野泉声入砚池中”的诗词氛围深深吸引的我,在机缘巧合之下拜读了余恕诚先生的《唐音宋韵》,并惊喜地发现自己的许多想法和余先生对诗句的解读不谋而合,实在是一大幸事。
如王维的《鸟鸣涧》中“夜静春山空”一句,余先生以为笃信佛教的王维未必描写了真实的场景,开头的“人闲”与此处紧接着写的“静”“空”似是作了有意的安排。因为按照佛教的认识,“静”“空”的境界都是“人闲”而生的,心闲而有静,闲静方能识空,外观世界消融于主观世界中,“闲——静——空”三者又构成了内心到外在的世界的“无差别境界”,因而王维描写的除了春山的静谧,更多的是进入了禅境的静与空。读到这,我不禁油然而生一种偶遇知音的喜悦和微妙感,每每读到王维的“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我都能感受到自然与人的和谐统一,除了文本描写的自然之景中含着静,更多的是藏于文字背后作者心中的静达到了与自然步调相一致的境界,才能有感而发,写下这样的千古名篇。
除了对文本的思考与感悟,余先生清丽的词藻、诗意的描写,都为这本诗歌鉴赏添了不少亮色。如余先生对“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的解读“原来日暮掩门之后,思想并不是倦怠地滞然不动,而是从孤独寂寞中生出急切热烈的想象:时光运转,别情随着时光推向来年。彼时春草绿遍大地,绿遍天涯海角,那绿带着一股热力,一股拥抱人间的气势,回归原野,回归山中,可是远去的友人啊,能否随着春草,随着绿色,来归山中呢?”令人动容喟叹。在解释文章意旨和风格意趣时,余先生还常常引经据典,以古人之言语点明主旨,读来顿感妙趣横生。
余先生的《唐音宋韵》于我而言如一碟精致淡雅的江南小菜,乍看虽波澜不惊,但咂摸回味之下却风味无穷,别具一格。
浙大城市学院人文学院 本科生 俞快
推荐二
《北宋的十一张面孔》
作者:吴铮强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年04月
内容简介
北宋,一个精神文明高度发达的时代,在唐宋散文八大家中,北宋就占据了六个。但是,你知道开国皇帝宋太祖赵匡胤是个爱喝酒、赌博的黑胖子吗?你知道重用文官的赵匡胤其实并不瞧得起那些文人吗?你知道开封府的包青天并不是常年在开封府上班的吗?你知道其实历史上的包青天身边并不存在展昭这个人吗?本书将通过北宋历史上的十一位名人的生活面貌,带你读懂北宋的文明魅力和兴衰变迁。
作者简介
吴铮强,浙江海宁人,浙江大学历史学系副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关注中国社会结构演变、宋代社会与政治等问题,已出版《文本与书写:宋代的社会史》《士绅阶层前传:两宋的游民、科举与理学》《寻宋》等著作,在《历史研究》《社会学研究》《文史》等刊物发表论文数十篇,在澎湃新闻网、“寻宋”公众号等平台持续介绍宋代遗迹与历史。
读书笔记精选
高雅、浪漫、繁华、精致、卓越,这些都是北宋的标签。但打开这本《北宋的十一张面孔》,我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北宋。
重用文官的宋太祖赵匡胤武功高强却防范武人,重用文人却也瞧不起文人,他喜欢喝酒、赌博,是个黑胖子。赵匡胤身边的书记官赵普,在赵匡胤篡位的过程中,扮演着无间道的角色。而曹彬作为一个武将,却对应了他的名字,文质彬彬。“包青天”包拯大人其实担任开封府尹的时间仅仅一年半左右。而在重文轻武的宋朝能从士兵做到枢密使的,只有“面涅将军”狄青,但他居然不愿意将脸上视为耻辱的刺青去掉。这些你平常可能不知道的十一张面孔,在这本书里展现得淋漓尽致。
在《北宋的十一张面孔》中,吴铮强以赵匡胤、赵恒、曹彬、赵佶、赵普、狄青、苏轼、包拯、王安石、范寥、范仲淹等十一个人物,分了十一个章节,从不同的角度对他们加以阐释,从而串联起一个重视文化、优雅繁华的北宋。这十一个人物,有皇帝,有政治家,有文人、武将,正是这不一样的十一张面孔,重现了那个独特的宋朝,它是《清明上河图》的繁荣盛世,也是生灵涂炭的靖康之耻。
该书以平常的语言叙述着这十一个人的故事,也讲述了这个王朝的荣辱兴衰。合上书,我已在大宋王朝走了一遭。
浙大城市学院人文学院 本科生 丁玮琪
推荐三
《遇见宋版书》
作者:姜青青
出版社:浙江摄影出版社
时间:2019 年 10 月
内容简介
早在明代,宋版书籍就与宋元书画、彝鼎古玉等一同成为文人雅士竞相收藏的珍品,拥有宋版书的多少也成为藏家身份与品位的象征。宋版刻本,不唯点画无讹,书的视觉形式和美学价值也达到了相当的高度。其纸坚刻软、字画如写、雕镂不苟、印刷清朗,具有极高的艺术内涵。本书图文并茂,在展示珍贵的现存宋版书影印资料的同时,详细解读宋版之美,揭示宋刻珍本的魅力所在。进而从雕版印刷的角度,折射出一个大时代的历史文化,以及它对后世书籍文化的深远影响。
作者简介
姜青青,高级编辑,曾任杭州日报报业集团编委、杭州网总编辑、新闻和发展研究所所长,现任杭州文史研究会理事。
读书笔记精选
这是我第一次接触到“宋版书”这一名词。宋版书,即宋代出版印刷的书。其印刷精美、纸坚刻软、字画如写、雕镂不苟、流传稀少,被视为古籍中的珍品,具有极高的艺术内涵和独特的文献学价值,一直以来都是历代文人墨客争相购买的对象。
《遇见宋版书》不同于一般的学术研究性的著作,其书中穿插着许多珍贵的现存宋版书影印资料,结合严谨的史料,讲述着有关宋版书的人物故事。宋版书堪称最美古籍,但其现存数量稀少,从此足以看出作者编著此书的艰辛。
《遇见宋版书》一书,共收录了20则关于宋版书的故事,作者又为每则故事取了正副标题,正标题以七言诗句,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副标题则是利用网络热词,对正标题进行具体叙述。正副标题这一鲜明的古今语言对比,是全书的一大亮点。同时,书中附有大量的寻常难以查阅到的宋版书影印资料,被作者加以整理后,与书中的故事相呼应,对故事内容起到了极大的补充及作证,又是全书的一大亮点。
《遇见宋版书》一书的价值是不可估量的,其是一个大时代历史文化的体现,对后世产生着深远的影响;又在讲述宋版书的前世今生中,展现着中华文化的强大自信。
宁波大学潘天寿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 本科生 徐佳沁